Search


#機器人送貨新時代來臨美國率先批准上路

#以後會看到馬路上送貨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#機器人送貨新時代來臨美國率先批准上路

#以後會看到馬路上送貨機器人到處跑嗎 :P

#新聞評析

◾機器人送貨新時代 美國維吉尼亞州率先批准送貨機器人上路


  美國維吉尼亞州在今年2月底通過新法,允許送貨機器人(delivery robot)可合法上路,意味著機器人商業應用歷史翻開新頁。幕後推動該法案的人,包括維州參議員Ron Villanueva及Bill DeSteph,並與研發送貨機器人的新創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合作,新法將於7月1日施行。

  根據媒體報導,新法規定送貨機器人在外運作時,移動速限不可超過16公里,總重也不能超過23公斤;然而,新法並未強制規定需由人員來控制送貨機器人,但操作人員還是需要遠端監控機器運作,避免發生意外狀況。除此之外,送貨機器人在街上只能行駛於人行道及斑馬線,並未開放一般道路讓送貨機器人自主運作。

  與無人機(Drone)易造成社會疑慮、因而受到較嚴格的法規限制相比,陸路似乎可先行一步實現機器人送貨的商業應用目標,也因此帶來優先搶占市場的機會。

  隨著電子商務蓬勃發展,逐漸重塑消費者購物習慣,但伴隨著包裹數量快速增長,卻讓物流業者面臨著更大的配送壓力。這是因為,高度勞力密集的物流產業正面臨嚴峻的缺工與人力成本上揚的問題,無力再削價競爭。舉例來說,日本最大的快遞公司雅瑪多運輸確定將於今年9月調漲快遞基本運費,並將調整旗下快遞員的工作時間;另外,企業工會也於今春的勞資談判中,首次要求公司控制快遞包裹的接收數量。

  進一步分析背後成因可以發現,透過勞動力投入所能夠創造的經濟效益與邊際利益正不斷緊縮,取而代之的是因高齡少子化而顯著被墊高的人力成本,加上電商興起後,快速反應物流服務(Dynamic fulfillment)的需求規模不斷擴大,種種趨勢均對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率形成嚴峻挑戰。因此,業者無不希望透過物流服務科技化,期望降低目前低階勞動力高度集中的局面,提升配送效能,這也是最新一波的產業發展趨勢中相當關鍵的議題;其中,送貨機器人便受到高度矚目,除了Starship Technologies,包括TeleRetail、中國大陸的京東與阿里巴巴,均已投入相關研發,藉此提升最後一哩(Last Mile)的物流效能。

  整體來看,送貨機器人處於百家爭鳴的試驗階段,但要能在安全前提下獨立上路完成配送任務,基本上不脱4項新興技術:

1.智慧感知(Smart Sensing):
送貨機器人透過即時感知周邊的複雜環境,並在系統中重建自己所看到的世界,當配送指令下達後,送貨機器人將自動進行定位,同時規劃最優配送路徑。

2.動態識別(Dynamic Identity):
與倉儲固定的封閉環境不同,道路、大樓等外在環境變化甚大,因此送貨機器人須透過動態識別環境變化,一旦偵測到原路徑無法正常通行時,送貨機器人立即重新規劃路線。

3.自動避障(Automatic Obstacle Avoidance):
送貨機器人藉由深度學習,識別環境中的行人、車輛等不同的實體,運用演算法對動態實體進行軌跡預測,提前進行規避。

4.環境分析(Environment Analysis):
在城市物流中,時常會遇到大樓垂直配送的問題,部分送貨機器人透過環境分析,甚至可自行搭乘電梯至指定樓層,並自動識別出電梯中的擁擠動態。

https://www.recode.net/…/virginia-robot-law-first-state-del…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未來流通研究所」透過自行開發的產業數據洞察工具,追蹤全球零售、電商、物流、餐飲、旅遊、生活產業動態,挖掘新鮮有趣、具商業創新價值的情報分享給大家。
View all posts